美国联邦法院出庭律师邓洪告诉新华社记者,这起案件牵涉的中国留学生年龄在14岁到20岁之间,基本上都是当地“牛津高中”的学生。他的4名当事人中,一人未成年,其他3人分别来自上海、深圳和天津。
这起案件发生在今年3月底。过去近3个月来,洛杉矶波莫纳高等法院已经进行了几轮初审,被告的家长也陆续从中国赶到美国。邓洪与当事人家长接触后发现,他们的家庭“都属于典型的中产阶级,(被告)算不上富二代”。
“可以说,这些孩子的家长都是辛辛苦苦攒钱,在孩子十三四岁时把他们送到美国读高中,为了让他们避免国内高考等激烈竞争,有更好的环境和更多机会,”邓洪说。
案件瞬间引发了国内对小留学生出国留学的弊端和益处的讨论。
央视报道指出,涉案的中国留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受到美国法律的惩罚,对后果估计不足。央视采访的一些留学生说,学校的中国留学生经常会上百人聚集在一起,而且会组成一个自己的小世界。
钱报记者通过海归中心联系到了曾留学美国并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法学专业的周蓉蓉。她说,在美国,中国人抱团是实情。
“而这种抱团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会促进团队暴力活动的出现。”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徐方忠博士告诉本报记者,“很多留学生的家长,并不能及时全面地对孩子进行必要的管教或介入。”徐方忠分析,加之中外文化和“不差钱”,会使得这些孩子在性格上更显得以自我为中心。当外界不能满足自己需求时,会迁怒他人,甚至会发生一些严重的暴力冲突。
徐方忠表示,在冲突时,这种不良行为也会在团体成员间强化,那个“出气筒”也就会受到更多的攻击。